“成为一名电商主播,让双腿残疾的我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赵永久是平谷区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的第一批学员,他在这里从直播小白,成长为一名直播达人。今年6月,村播产业园正式运营,开展百余场电商直播培训,帮助劳动力再就业。 这是文明城区创建带来的改变。目前,北京多个山村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一套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村庄里开村播、建乡咖,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文旅发展之路,徐徐铺开。 打造示范片区,融合发展农文旅体商 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位于平谷区大兴庄镇,在整体打造前,这里只...
“成为一名电商主播,让双腿残疾的我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赵永久是平谷区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的第一批学员,他在这里从直播小白,成长为一名直播达人。今年6月,村播产业园正式运营,开展百余场电商直播培训,帮助劳动力再就业。
这是文明城区创建带来的改变。目前,北京多个山村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一套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村庄里开村播、建乡咖,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文旅发展之路,徐徐铺开。
打造示范片区,融合发展农文旅体商
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位于平谷区大兴庄镇,在整体打造前,这里只是一块草地、荒地。2020年,以世界休闲大会举办为契机,大兴庄镇对道路西侧区域进行提级改造,把荒地变成了湿地公园和田园花海。今年,大兴庄镇在10个村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挖掘农业多功能、乡村多价值,打造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示范片区。
示范片区谋划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家住大兴庄镇周村的赵永久是第一期学员,2020年,他遭遇车祸,双腿残疾。经过村播产业园的培训,他重新找到生活方向,实现了就业梦。赵永久说:“我希望做一个桥梁,帮父老乡亲把农产品都销售出去,让大家买到绿色无公害产品。”
自运营以来,村播产业园已开办3期“一村一品一网红”乡村再就业电商主播培训,领跑150余位乡村素人主播,全部学员商品交易总额达22万元。产业园负责人王盛江介绍,产业园已招引聚集企业170家,入驻主播105人,建有展示中心、选品中心、万兆直播间、元宇宙直播间、共享直播间等基础设施,他说:“村民可以无忧做主播,前期的货盘储备、后期的售后服务等,均由产业园包办。”
以电商直播带动,村播产业园还打造了户外无动力乐园区、健身观光区、网红咖啡休闲区、缤纷夜游区等多元业态和场景,让群众有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很多游人来拍照打卡。走进产业园最南端的周几咖啡屋,就能闻到一阵浓郁的咖啡和面包香气。这是由本地返乡创业者创办的乡村咖啡屋,今年9月初正式营业。营业以来,这间乡村咖啡屋的日均营业额超过1000元。
大兴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好环境的地方,一定有新业态;有资源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有文化的地方,一定有新风尚。我们希望继续助力平谷区实现城乡环境面貌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双提升。”
立足少数民族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项目
空中飞线经过梳理捆扎实现“化三为一”,定点桶站改善街道环境,拆除76户违建改造成宜居公园……以2019年拆违为起点,怀柔区大周各庄村经历了五年蝶变。
经过通怀路行车三分钟,便能到达大周各庄村,这里曾是清代朝廷的“大皇粮庄”。行走在村内,“我在大周各庄”小品式景观随处可见,街巷里“保持微笑”的彩绘墙点缀着环境周围。如今,作为北房镇上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大周各庄村已经成为一个集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村落。
大周各庄村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70%以上,是一个满族村。满族文化,是村庄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周各庄村乡村振兴协理员黄淼介绍,今年升级改造的满族文化广场注重保留满族元素,如广场内的二魁摔跤铜人便来自怀柔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魁摔跤”。此外,因村内满族人柳姓居多,新建的公园也栽种了不少柳树。
2023年,大周各庄村获批北京市“百千工程”之怀柔区“科学田园·渔阳北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借此,大周各庄村打造了“渔阳郡·四时里田园”农文旅融合项目。在渔阳郡·四时里田园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先进的现代科技。从特色稻田种植体验到炉烤面包,再到水培蔬菜大棚和为乡村注入新活力的“村咖”,每一个环节都让人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
大周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柳彦国介绍:“我们打造了一个集科普研学、农业体验、渔阳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田园体验基地,为村民服务。”他表示,四时里田园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其中有30余人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租金的70%收益分给村民,也为村民带来了增收。
去年9月份,村民张大姐在四时里田园的一家水培蔬菜场馆找到了工作,负责摘除蔬菜黄叶、装箱打包等工作。张大姐说:“跟之前做道路养护比起来,现在的工作离家近,时间短,吃得好,我觉得很幸福。”
激活民俗产业,开拓保水富民路
初冬时节,山上的彩叶还停留着深秋的痕迹,密云水库的水质澄澈,波光粼粼。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为保护好这盆“生命之水”,密云区溪翁庄尖岩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在密云水库竣工后的几十年历程中,受到政策影响,历经多次创业和转型,甚至曾经一度成为全镇的低收入村。
近年来,尖岩村全面落实退耕、禁养保水措施,开展拆违清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评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村。伴随着环境改善,一条“乡村旅游提升、特色种植带动、产业支撑振兴”的保水富民路逐渐清晰起来。
尖岩村第一书记王淑平介绍:“最近几十年,尖岩村为密云水库奉献,又因为密云水库受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启发下,尖岩村找到了突围方法。“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栗子树,所以我们重点打造栗子宴民俗特色,现在全村的年接待量已超万人次。”
2015年起,栗子宴成为撬动尖岩村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民俗饭庄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如今的40余户。2018年,村民林文瑛参与村内组织的技术培训,将自家小院改造成民俗饭庄,用“栗子宴+水库鱼”的组合吸引众多旅客消费。除了民俗饭庄之外,尖岩村还对10多个院落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密云印象”品牌,与村集体合作打造20多家精品民宿,村集体每年增收近50万元。
农银金鸿短债债券A为债券型-中短债基金,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该基金资产配置:无股票类资产,债券占净值比122.3%,现金占净值比0.06%。
除了旅游与民宿产业,尖岩村还建设有蔬菜大棚10多栋,主打原味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售卖、研学等实现平均每栋年收益6万余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群众增收。
在文明村镇创建进程中,尖岩村以培育良好社会新风尚为突破口,将各项工作融入文明创建,既让村民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更成了受益者。2023年新手配资,尖岩村入选全市第一批“百千工程”示范村,王淑平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村庄徐徐展开。”